再谈『创新』

期次:第1884期   

  广西农垦首期集团中层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清华大学举办。作为工作人员,在清华的六天时间里,我除了认真履行职责,做好服务工作外,还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“充电”机会,与学员们一道学习、讨论、参观、研讨,受益匪浅,收获良多。
  各路名师倾囊相授,知识的力量无处不在。其中,姜旭平教授的“互联网思维与商业营销模式——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”课程给我印象尤为深刻。姜教授以“小农场中的‘大学问’”为案例,剥丝抽茧式地讲授了如何抓住市场痛点,迎合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的变化,打开市场,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创新思维商业营销模式。老师高超的学术造诣、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,让我们深刻领悟到,创新是现代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法宝。
  创新,源于拉丁语,原意有三层,第一,更新;第二,创造新的东西;第三,改变。具体到企业实践中,创新就是以新思维、新发明和新产品为特征的一种创造过程。再谈创新,似乎是老调重弹。但对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广西农垦而言,创新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。
  广西农垦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,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。计划经济年代,农垦“四像四不像”的时代烙印特征突出而明显——亦政亦企、亦企亦社、是民是兵、又乡又城、既农既工。在这“四像四不像”体制下风雨兼程几十年,有过辉煌,有过低谷,更有过彷徨。中发[2015]33号和桂发[2017]3号文件的出台,农垦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徐徐展开,垦区集团化、农场企业化、政企分开、社企分开是改革的必由路径。三年多来,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,在集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,垦区上下戮力同心,取得了“两个三年”完满收官、总部机构改革实现重塑、垦区企业完成优化重组、众多人才选拔引进等诸多改革成果,去行政化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,农垦新时代长征路顺利迈开了第一步。但距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、做大做强农垦事业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  几十年来,农垦人在战天斗地的恶劣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生活,形成了农垦人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,但同时也让农垦人患上了小富即安、固步自封、不愿创新、不想创新、不会创新的思想顽疾。谭良良总经理在开班讲话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,我们的中层领导干部工作经验比较丰富,这是优势。但多年的工作经历也容易让大家形成固化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,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、传统的方式和原有的经验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。面对新情况、新问题时,往往会陷入工作思路不宽、工作办法不多的困境。因此,唯有改革创新,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,破除思维定式,革掉条条框框,让经营管理者思想更加解放,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,最终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  按照广西农垦目前“一核三新”的产业定位,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,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、市场经济规律、现代农业发展、土地资源利用、综合地产开发、商贸流通、金融服务、薪酬绩效、法务风控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。学习,主要依靠个人主动学、自觉学。在学习过程中,要带着问题学,带着问题思考,深入研究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。要建立学习型党组织,重视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,在企业内部举行各种技术、学术交流活动,通过知识积累和智慧碰撞,产生新思路和新灵感,有利于破解企业发展问题,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持续发展。
  与此同时,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,奖罚分明,彻底摒弃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,以管理规范、充满活力、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人的最大潜能,让每个员工在激励中争先,只有这样,农垦才有希望,才有奔头。
  (廖毅仁)